“‘智能+’学院”区块链系列培训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场圆满结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指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联合中国互联网协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打造了“‘智能+’学院”区块链系列培训,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场于12月19日、20日在中国信通院正式举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董大健、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中科院院士郑志明、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互联网处处长李晓利出席了本次培训并致辞。来自各省信息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互联网相关领域单位的200余名学员通过线上及线下方式参加培训。本次培训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裴玮主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 董大健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董大健在致辞中对此次培训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将从“跟踪分析前沿动态,加快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区块链核心技术研发,持续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应用落地步伐,推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融合”、“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构建完善产业生态”、“着力强化安全保障,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五个方面加快推进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 黄澄清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演进,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重视并参与到区块链技术的探索中,但是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他提到,区块链也并非绝对安全,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商业模式与技术融合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黄澄清作为主办方之一的代表,提出了对学员的期望:通过本次培训扎实做好区块链的理论学习、深度理解区块链的应用场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志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志明发表了题为《区块链技术与发展》的致辞演讲,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区块链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的重要角色,他指出,区块链属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引领性的关键信息技术。在区块链技术上,我国跟西方的距离最近或者说是没有距离。他认为,当下要解决三个问题,分别是三元悖论问题、监管和安全问题、低成本共识问题,这三个问题如果能够同步突破,就一定是一个好的区块链。


中国信通院副院长 王志勤

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作为主办方代表为培训致辞,她表示,中国信通院从2015年开始系统推动区块链技术研究工作,在技术标准研究、应用探索、政策支撑、实验室建设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积极布局,取得一定成绩。“‘智能+’学院”全新规划的区块链系列培训,也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培养区块链行业所需的人才。她强调,下一步,中国信通院将加大区块链研究力度,加大资源投入,并将从“加大行业研究和政策支撑力度”、“建立健全区块链标准化体系”、“深化行业应用研究”、“加强链网协同发展”四个方面持续开展相关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互联网处处长 李晓利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互联网处处长李晓利为大会致辞。她表示,区块链技术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优势明显。要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探索,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大力拓展区块链在数字经济、实体经济的融合应用。一是跟踪分析前沿动态,加快完善顶层设计;二是强化核心技术基础研究,持续提高创新能力;三是加快应用落地步伐,推进区块链+融合发展;四是探索完善行业管理,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主持人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 裴玮

培训首日,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所长金键、蚂蚁金服集团智能科技事业群战略总监邹涛、同济区块链研究院院长马小峰、微众银行区块链首席架构师张开翔、中国电信区块链业务研发负责人梁伟作为核心讲师,重点讲授了区块链的宏观政策、发展趋势、技术与融合应用等,旨在让学员能够了解区块链的基本知识,了解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模式和基本方法,更好地把握形势,拥抱区块链。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所长 金键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所长金键以《区块链技术与数字经济》为题,阐述了他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和区块链如何赋能数字经济的观点。他指出,区块链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与5G、工业互联网结合,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赋能数字经济发展。金键表示,通过标识体系可以实现对特定对象的数字刻画,有助于促进资产上链,因而ID也是区块链中的关键技术和服务。他强调,区块链为万物互联提供了业务“账本”,ID同样是未来区块链的基础构件,最终帮助M2M实现互联、互操作、价值交换。

蚂蚁金服集团智能科技事业群战略总监邹涛带来了“蚂蚁金服区块链应用场景详解”的主题培训,他首先介绍了区块链行业基本情况,他认为,区块链可以成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邹涛进而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在蚂蚁金服中的探索和应用,他提到,到目前为止,累计100多个区块链项目生产落地,应用场景达40余个。

同济区块链研究院院长、上海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马小峰,以《区块链技术应用理论与模式创新实践》为题,从应用理论角度阐述了什么样的应用才是真正解决社会和产业问题。马小峰提出对于应用区块链的理解。他认为,应用区块链不光是币,它可以理解成“高速公路”,上面可以跑很多数字的车辆,比特币是第一辆,将来会有更多的“车”,电子证书、电子发票等等有价值的数字东西都可以在上面跑。

微众银行区块链首席架构师张开翔带来《可信可控的区块链应用实践》主题培训,深入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如何在行业中应用。张开翔介绍了区块链多层次作用,并认为区块链是解决多方协作痛点的良好方案。他提到,博弈论中的对抗博弈和合作博弈是区块链的精髓,公链更多体现的是对抗性博弈,而联盟链更强调协作,在他的构想中,联盟链并非为简单的一条链,而是多链互存相互协作,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也有业务能力亟待完善。

中国电信区块链业务研发负责人梁伟分享了“区块链技术在电信行业的发展机遇”。梁伟阐述了区块链在通信行业中的应用优势,并重点介绍了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防篡改以及多方共识机制等特点,在电信行业中和5G、人工智能等结合的八大典型应用场景。

第二天的培训,北京互联网法院联合办副主任孙伟、京东数字科技区块链部负责人翟欣磊、腾讯云区块链首席架构师敖萌、北京众享比特、上海扈渎科技等公司创始人兼CEO严挺作为核心讲师,向学员们深入剖析了区块链核心技术创新与发展,以及区块链在行业中的应用。第二天的培训课程主要围绕区块链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实践、应用案例分享、区块链安全与风险等方面展开,为学员带来了一场区块链最前沿、最热门的话题探讨。

北京互联网法院联合办副主任孙伟以《司法联盟区块链——“天平链”电子证据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为题,主要阐述了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在电子证据认证方面的司法实务与创新。她强调,目前,“天平链”已完成跨链接入区块链节点19个,完成版权、著作权、互联网金融等9类25个应用节点数据对接。案件审理过程中跨链验证存证数据4000多条,所有案件当事人通过电子诉讼平台提交的诉讼材料,640件。

京东数字科技集团,创新科技业务部的区块链部负责人翟欣磊,带来《区块链自主创新与应用实践》主题培训,他提出了区块链是产业互联网的基石,并分享了三个区块链应用实践案例,即区块链+物联网,打造从农场到餐桌全程追诉;区块链+AI助力普洱茶防伪溯源;区块链+AIoT服务于动产融资。对于如何搭建区块链商业模式,翟欣磊提出三个关键要素,第一个要素是必须要创造价值,第二个是要形成联盟网络,第三个是要有共同参与且具备能力的合作伙伴。

腾讯云区块链首席架构师敖萌,为学员带来“腾讯云区块链应用案例分享”,详细讲解了基于腾讯云区块链服务(TBaaS)在司法存证、电子发票项目、供应链金融、动产质押中的应用场景以及解决方案。他介绍,更重要的是有节点高可用性。TBaaS是一个企业级的区块链开放平台,能够帮助企业打通数据资源、计算资源,管控多个节点。当用户业务不断增长的时候,节点可以靠TBaaS自动扩容,通过容器云实现,容器云除了实现动态资源管控以外,更重要的是有单节点高可用性。

北京众享比特、上海扈渎科技等公司创始人兼CEO严挺带来“区块链技术在政务领域的应用”主题培训。他提到从“区块链+”到“+区块链”的发展思路。他强调,要变成“+区块链”,不能改变原来的系统结构,要叠加区块链,发挥区块链赋能作用。严挺深入剖析了政务+区块链技术,并讲解了区块链如何赋能政务管理,他解释,其主要体现在智慧城市、政务数据共享、民生治理三方面。

培训最后,主办方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结业证书带有唯一的工业互联网标识,“一证一标识”,证书信息注册到工业互联网标识国家顶级节点。后续中国互联网协会区块链系列培训还将会陆续组织多地方的专场,开展区块链有关政策、管理、技术等专业培训,努力培育一批能够支撑区块链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文章来源:中国信通院CAICT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62778877-8261;邮箱:jenny@youkuaiyun.com。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出处::优快云资讯门户 » “‘智能+’学院”区块链系列培训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场圆满结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