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热潮下,我国云计算发展正式迎来需求爆发期。随着云计算的应用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拥抱”云计算服务,云计算或将于2019年全面杀入企业级市场。
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和集中度增加,但市场竞争格局仍未确定
据亿欧智库最新发布的《2019年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云计算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907.1亿元,同比增速31.2%,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大关。而根据调研机构Canalys给出的数据,2018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高达804亿美元(约合5400亿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46.5%。可见,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仅为全球的1/6,市场渗透率不足17%,我国云计算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云计算报告》显示,中国云计算市场的集中度持续提高,根据权威市场研究公司IDC21018年数据,中国排名前四的云计算厂商分别是阿里云、腾讯云、中国电信和金山云,这四家厂商总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61.8%上升到2018年的69.9%,成为了中国云计算市场的主导力量。
全球权威咨询与服务机构Forrester此前发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公有云开发平台》从收入角度将中国云计算厂商划分为大型厂商、中型厂商和小型厂商。其中,阿里云、AWS、腾讯云、金山云、微软云、浪潮云等厂商进入大型厂商队列。未来,云计算市场份额向大型厂商聚集的局面已经越来越成为行业共识。
而就2018年各家云计算厂商的市场份额来看,阿里云的市场份额为45.5%,稳居第一,腾讯云、中国电信、金山云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均较小,其他部分的市场份额高达30.1%。由此看出,云计算市场的竞争格局还未完全确定。尤其在现阶段,企业级业务进入需求爆发期,能快速抓住企业上云核心需求的大型云计算厂商更有可能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实现弯道超车。
不同行业的企业上云需求各异,但终极目标一致
结合《云计算报告》中对金融、医疗、教育、制造、物流、零售这6大行业企业上云案例的分析,这6大行业的企业核心需求略有差异。
金融行业由于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已有的信息安全技术十分发达,网络架构也很严密,对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有着严格的行业标准。因此云计算提供商需要满足金融企业监管合规、实时数据、高频交易、数据安全、业务连续性等方面的要求。一般而言,规模较大、技术实力较强的大型金融机构大多采取私有云模式,通过合作研发或技术外包方式完成私有云平台建设;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自身技术实力偏弱、人才储备不足、资金投入有限等原因,一般更倾向于选择专为金融机构服务的行业云,以同时满足监管合规和控制成本的需求;金融科技公司则更倾向于使用公有云模式,主要通过与第三方公有云厂商合作,实现自身业务的快速扩展。
传统医疗机构为开展治疗工作的需要,不得不购买和维护所有必需的硬件和软件,并招募大量医护人员,却不考虑这些资源的利用率,并且设备安全性通常较差。尤其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医疗资源稀缺的地区,患者时常面临着就医困难、价格昂贵、环境简陋等诸多问题。因此,削减成本、改善病人护理质量、保障数据安全成为医疗行业上云的迫切需求。医院上云后只需为必须使用的资源(例如存储、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服务)按需付费,降低了患者就医的成本;另一方面,云计算技术也可以有效处理和交付数据,并挖掘数据的潜在信息价值,有助于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就医贵、就医难等问题。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育单元相对独立、业务负载并发量不明确、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是教育行业现阶段的主要发展瓶颈。教育行业相关企业上云的核心需求是希望整合教育资源,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云计算技术可以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接入网络和强大的计算资源弹性,解决终端用户对教育产品体验的严苛要求;同时,即开即用的视频服务和海量存储结合,可以极大的降低开发配置工作,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产品上线速度,适应市场变化需求。
制造业长期以来都是数据密集型行业,其数据包括工厂车间机器的运行数据、上下游的供应和销售数据、熟练工人的经验数据等,这些海量数据容易形成孤岛。早年的工业信息化更多解决的是存储问题,无法挖掘数据背后的商业价值,难以实现高效协同生产。云计算作为制造业的核心使能技术,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帮助企业采集、存储、连接和分析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数据,充分挖掘孤岛数据的潜在价值,为产品质量的提升、运行效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做出贡献,加速智能升级。
运输配送作为物流企业的核心环节,面临中间环节冗余混乱、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的挑战,如何安排送货顺序、如何实时了解货车途中的情况和配送时效、如何规划最合理的路线等都是物流配送中的核心痛点。除此之外,物流企业与用户间的交易信息不对称,货主和车主的信用体系尚未完善,用户信息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等都是困扰物流企业的主要难题。物流企业利用云计算的技术优势,可以集成众多物流用户的需求,形成物流需求信息集成平台,整合零散的物流资源,实现所有信息的交换、处理、传递,使物流效益最大化;同时,云安全技术也可以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
传统零售企业通常采用多套本地部署的高性能数据库服务器支撑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信息系统之间的连通性比较差。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拓展,尤其是开设电商网站后,需要面对海量用户的并发访问,以及电商业务系统与现有的ERP系统、供应商管理、门店管理等多套系统的融合问题。这导致了运营效率的低下和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以及对消费者的需求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基于云计算架构,传统零售企业可以构建统一的服务和数据系统,形成统一的业务支撑中台,对门店销售、网站销售、移动销售及上千家门店、数百家供应商进行统一化管理,保障各个业务系统的稳定通畅,减少资源浪费,提升运营效率。
总结以上行业企业的核心需求,可以发现无论处于哪个行业的企业,其上云的核心需求虽然略有差异,但最终目标无外乎要实现“保质、增收、降本、提效”。
云计算进入企业级市场,谁有可能弯道超车
在云计算全面进入企业级市场的2019年,大型云计算厂商如何快速抓住不同行业的核心需求,需要考虑技术、服务、运营、经验、资本、人才、生态等诸多因素,其中一流的技术、安全稳定的产品和服务、足够的资本和专业的人才是基础要素,而丰富的企业服务经验、标准完整的生态体系则是云计算玩家制胜的关键因素。
纵观进入大型厂商队列的云计算服务商,阿里云、AWS、腾讯云、金山云等云计算厂商作为市场主导力量,虽然在技术、资本、人才等方面都大幅领先其他竞争者,但更多以原生厂商为主,针对传统企业的服务正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相比之下,浪潮云、微软Azure等以IT公司起家的云计算厂商,均已经在企业级市场中扎根多年,拥有更加丰富的企业服务经验。浪潮是一家有33年行业经验的企业,微软则有44年的行业经验,两家企业均可以将自身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解赋能给广大中小企业。
根据RightScale 2019云状况调查报告数据,其对786家大中小型企业的IT专员调查发现,AWS的公有云采用率从2017年的64%下降到2018年的61%,而微软Azure的采用率却从45%增加到52%,相比之下,Google Cloud仅从18%微涨到19%,大中小型企业对微软Azure的接受度显然略胜一筹。而微软2018年云计算业务的营收增速保持了76%的强劲增长,高于AWS46%的增速,这似乎也与其企业级市场份额快速上升有紧密联系。
与微软同样拥有企业服务经验的浪潮云,在国内市场也保持了高速增长。根据IDC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浪潮云首次跻身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公有云整体市场份额前十,市场增速居于第一。浪潮云相比其他进入大型厂商队列的云计算厂商来说,虽然进军公有云时间较短,但增速显著,这似乎与其33年来在传统企业(如教育、金融、交通等)摸爬滚打所积累的企业落地经验相关,也可能与浪潮云把政府领域积累的安全和服务能力应用到企业级市场密不可分。
中国的云计算应用正在进入深水区,各家云计算厂商都正在大力投入资金和精力,而想要快速抢占企业级市场,仍然需要各家云计算厂商打造综合企业级服务能力,提升对传统行业的渗透率。(作者:孙盼)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62778877-8261;邮箱:jenny@youkuaiyun.com。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出处::优快云资讯门户 » 云计算全面杀入企业级市场的2019,谁有可能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