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翻译自BBC 2019年10月16日的一篇报道(原文请参见页面底部的原文链接)。转载不代表我们赞同原文的所有观点。
感谢社科院郎平老师的学生沈东霞对翻译工作的大力支持。
(美国五角大楼,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Getty Images)
20世纪60年代,鲍勃·泰勒(Bob Talyor)在华盛顿特区五角大楼的中心工作。他的工作地位于三楼,旁边就是美国国防部部长以及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的总负责人。
ARPA成立于1958年(最初致力于太空竞赛),但很快就被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超越,《航空周刊》对此戏称其为“一只挂在水果柜子里的死猫”。然而,ARPA依旧得过且过——直到1966年,泰勒和ARPA打算干一件大事。
泰勒办公室的旁边就是终端室,一间十分狭小的、三台带有三个不同键盘的远程访问终端并排放置着的房间。每个远程访问终端都允许泰勒向远方的大型计算机发送指令。其中一个大型计算机位于麻省理工学院(MIT),位于海岸700多公里(450英里)处。其余两个则在国家的另一边——分别位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和位于圣莫妮卡的战略空中司令部的名为AN/FSQ32XD1A(简称Q32)的大型计算机。
每一个这种大型计算机都需要不同的登录程序和编程语言。正如历史学家凯蒂·哈夫纳(Katie Hafner)和马修·莱昂( Matthew Lyon) 所说,这就像“房间里杂乱地摆放着几台电视机,每台电视机都有各自的频道”。尽管泰勒可以通过终端远程访问这些计算机,但这些计算机依旧无法轻易地彼此连接——美国境内其他由ARPA资助的计算机也无法轻松连接。
(泰勒在大学主修心理学,在1965年加入ARPA前是NASA的一名航空工程师,图片来源: Gardner Campbell/Wikipedia)
在这些计算机之间分享数据、分解复杂的运算,甚至发送信息几乎都是不可能的。下一步很明显,泰勒说,“我们应该寻找一个能够把这些不同机器连接起来的方法。”
泰勒和ARPA的总负责人查理斯·赫兹费尔德(Charles Herzfeld)谈了他的目标。
“我们已经知道怎么做”,泰勒说。尽管尚不清楚是否有人真的知道如何把全国范围的大型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
“有想法”,赫兹费尔德说,“做下去,你现在的预算又多了100万美元,放手去做吧。”
这场对话发生在20分钟以内。
麻省理工学院的莱瑞·罗伯茨(Larry Roberts)已经设法让他的一个大型计算机和Q32共享数据——两台超级计算机在电话上聊天。光要使这个过程正常运行已经是一项缓慢、脆弱和繁琐的工程。但泰勒、罗伯茨和其他同行的网络建设者心中仍有着更为宏伟的雄心——一个任何计算机都可以连接的网络。就像罗伯茨曾经提到过的,“几乎所有可以想到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都将在网络中。”
(Larry Roberts在1969年关于可能的阿帕网图解手稿,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艰难的挑战。按照现代的标准,电子计算机是稀有的、昂贵的且微不足道的。它们是由使用他们的研究者亲手设定的典型的程序。但谁能够说服这些拥有特权的少数者搁置他们的项目,转而为他人的数据共享项目而编写代码呢?这就像是要求一个法拉利跑车车主空转引擎以加热一块菲力牛排,然后再喂给别人的狗一样。
另一个计算机顶级专家,物理学家韦斯利·克拉克(Wesley Clark),提出了解决方案。克拉克一直在关注新型计算机的出现。他注意到,和那些安装在美国各个大学的像房间一样大的大型计算机相比,微型计算机价格适中又便宜。
(大型计算机,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克拉克建议在这种新网络的每个站点上都安装一台微型计算机。而当地的大型计算机——例如笨拙的Q32——与旁边的微型计算机通信。微型计算机将负责与网络上的所有其他微型计算机通信,并在网络上可靠地把移动数据包运送到他们的目的地。所有微型计算机都能以相同的方式运行——如果你为他们其中的一个编写了网络程序,那么该程序将在所有的微型计算机上运行。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Adam Smith)可能会对克拉克利用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方法而自豪——这些方法或许是关键想法。尚存的大型计算机将会继续在其擅长领域内发挥作用。新的微型计算机则将进行优化,以可靠地处理网络而不会发生故障。而且ARPA完全可以支付所有费用,这肯定不会有什么坏处。
电视喜剧《IT狂人》中曾有一幕,极客英雄们说服了他们对技术一窍不通的老板Jen,他们拥有“互联网”——一个闪着微光的小盒子。只要她答应不破坏它,他们就愿意把这个小盒子借给她。
克拉克的想法的美妙之处在于,对于任何特定计算机而言,这几乎就是网络的样子。每个本地大型计算机只要经过编程设定,与它旁边的小黑匣子——本地的微型计算机——进行通信。如果可以这样做的话,则可以与它背后的整个网络通信。这个小黑匣子实际上很大,呈战舰一样的灰色。它们被称为接口信息处理机(IMPs)。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计算机科学教授Leonard Kleinrock和第一台IMP,2009年,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IMPs是霍尼韦尔(Honeywell)微型计算机的定制版,其体积和冰箱一样大,重量超过400公斤(63英石)。每个售价8万美元,以今天的货币计算超过50万美元(合40.5万英镑)。
网络设计者希望信息处理器能够安静地待着,无需进行任何监督,并且能够持续工作,不管是冷还是热,震动还是功率激增,发霉,老鼠,或者——最危险的——拿着螺丝刀的好奇的研究生。
军用级别的霍尼韦尔计算机似乎是一个理想的起点,尽管他们的装甲层可能有些过火。该计算机的原型机IMP 0于1969年初问世,但没有成功。一位年轻的工程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修理它,手动拆下并重新包好了相距约1毫米引脚上的电线。直到1969年10月,IMP 1和 IMP 2才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研究所(相距超过500多公里)就位。
1969年10月29日,两台大型计算机通过其配套的IMP交换了第一个单词,有点圣经式的“Lo”。操作人员一直在尝试输入“Login”,而在输入“Lo”两个字母后网络崩溃了。开局不顺——但阿帕网已经接通了。
(一幅关于早期阿帕网中节点和目的站的地图,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随后出现了其他网络,以及一个将这些网络连接成“网络的网络”(简称互联网)的长达十年的进程。
最终,IMPs被更现代的路由器设备所取代。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IMPs已经成为了博物馆的展品。
罗伯茨预测的“几乎能够想到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都将出现在网络中”的世界正在变成现实,而IMPs为我们指明了道路。
文章来源:ICANN北京合作中心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62778877-8261;邮箱:jenny@youkuaiyun.com。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出处::优快云资讯门户 » “Lo”——互联网是如何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