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P2P“银行存管”要求没普及的时候,有银行存管的平台就好像有了一层可以炫耀的资本,让出借人有一种银行背书的错觉,仿佛这样本息回款保证安全了。殊不知夏天平台爆雷高发,其中也不乏上了存管的。
后来又有一个保障概念被热炒,就是履约险。于是又有人问,买了有履约险的平台就可以高枕无忧,安心出借了吗?我的答案和当时讨论“银行存管”的时候一样,未必。
履约险,全称履约保证保险。是指保险公司经过评估,向履约保证保险的受益人(即债权人,可以是企业或个人)承保。如果被保险人(即债务人,这里专指借款人)不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则由该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保险形式;用大白话讲就是如果老赖欠债不还钱,保险公司兜底还钱给你,保证你没有损失。听起来我们万无一失,实际上还有很多暗坑要防。
第一坑:履约险保障谁
很多平台宣传时会粗暴简单的说我们与某某知名财险公司签订了履约险。我们出借的时候要留意履约险的条款,它的被保险人是谁?是平台,还是我们出借人。毕竟这直接关系到日后的赔付。
比如黄河金融,它的投保人是平台,被保险人是大股东。跟我们出借人没半毛关系。要是老赖不还钱,保险公司垫付本息给的是大股东,而不是给我们。我们的钱怎么办?还得看大股东良不良心,还不还钱。
第二坑:自担自保有争议
有的保险公司为其关联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比如招财宝和众安保险的合作,二者都是蚂蚁金服相关企业。这种模式被质疑有自担保之嫌,是否合规还有争论。还有我们都知道陆金所是平安集团的,它履约险承包方为平安财险,同样有自担保之嫌。
目前,监管还没有明文说这样做履约险是否合规。
第三坑:履约险保障部分产品
保险公司在承保前会对投保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查。相当于同一个标的,既要通过网贷平台的审核,还要通过保险公司的审核。标的要想得到保险公司同意承包,风控必须非常完善,门槛较高,成本也较高。这意味着某些平台可能只有部分产品上了保险。
比如玖富仅“优选出借计划”有履约险保障,铜板街仅“涉及天安金交所的产品”有履约险的保障,众信金服仅“部分定期债权”有履约险的保障。我们挑产品的时候,不能看到平台宣传有履约险就闭眼买,而应该落实到我要买的产品,在不在履约险保障中。
第四坑:免责条款
有履约险的平台越来越多,但是出险的案例却几乎没听说过,为什么呢?除了保险公司小心不做亏本生意,能上履约险的标本身就已经很优质外,还因为有一些免责条款。
比如借款合同为假,保险公司不赔;借款合同订立不合规,保险公司不赔;未经同意修改借款合同?保险公司不赔。除此之外,你早知道借款人还不了钱,你还借,那保险公司也不赔。
最后还有一些小坑提示,比如履约险也有限额。保监会要求:投保人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单户累计最高承保金额不得超过 500 万元;投保人为自然人的,单户累计最高承保金额不得超过 100 万元。
就是说你一个标投了200万,即使成功出险,保险公司也最多赔你100万。因此,投标小额分散是王道。
话说回来,履约险这种东西,在对我们出借人的保障上肯定是一个进步,但我认为它只会是多提供一个选择,而不会成为唯一方向。
重点还是成本,羊毛出在羊身上,平台可能会拿几个点的利润去买履约险,直接导致我们的收益率下降。
比如玖富的“保贝自动出借”,保证有履约险,但90天只有5.5%的收益率。要知道在去年,不少大平台都能做到5.5%的活期收益(后因合规要求下架活期产品)。而现在业内平均收益率也在9%以上。
为了安全,牺牲3-4%的收益。买着风险较高的P2P,拿着类比银行理财那样较低的收益。我们到底为什么要买P2P?买有履约险的P2P值不值?相信大家可自行衡量后,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我认为买有履约险的标的确能拿到更多保障,但我们相应也会牺牲收益,也需多留心眼规避陷阱。更重要的是我们挑选时,不要盲信履约险。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个平台,这个标的,首要原因必须是平台资产质量、风控能力、合规指标这些根本因素,而不是“履约险”这个标签。
相信在未来,还会有更多平台考虑借入履约险,同时也会保留部分没有履约险的产品,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
(作者:七点半理财)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62778877-8261;邮箱:jenny@youkuaiyun.com。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出处::优快云资讯门户 » 有履约险的P2P更安全?不!小心有4个大坑